服务热线:400-108-0975
| 专注通过的网校

环评《导则与标准》真题及答案

【答案在最后】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监测布点以近 20 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范围内设置 1~2 个监测点。


A.1~2km


B.3km


C.5km


D.7km


2.某工业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以下内容不属于该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是()。


A.本项目现有污染源


B.本项目新增污染源


C.拟被替代的污染源


D.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


3.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


A.ADMS


B.AERMOD


C.CALPUFF


D.AUSTAL2000


4.ρ 本项目(a)为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ug/m3;`ρ 区域消减(a)为区域消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数平均值 u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时,可按()公式计算实施区域消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 k。


A.k=[`ρ 区域消减(a)-`ρ 本项目(a)]/`ρ 区域消减(a)*100%


B.k=[`ρ 区域消减(a)-`ρ 本项目(a)]/-`ρ 本项目(a)*100%


C.k=[`ρ 本项目(a)-`ρ 区域消减(a)]/-`ρ 区域消减(a)*100%


D.k=[`ρ 本项目(a)-`ρ 区域消减(a)]/-`ρ 本项目(a)*100%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估算模型 AERSCREEN 所需参数不包括()。


A.评价区域近 20 年以上最高环境温度


B.评价区域近 20 年以上最低环境温度


C.评价区域近 20 年以上地面平均气压


D.土地利用类型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为不包括()。


A.水温


B.径流过程


C.径流深


D.水量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第二类水污染污染当量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锌的污染物当量值为 0.2kg


B.六价铬、总砷、总银的污染物当量值相同


C.总镉、总铅的污染物当量值不同


D.总铬的污染物当量值为 0.04kg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流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m。


A.500


B.1000


C.1500


D.2000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


A.75%


B.90%


C.95%


D.98%



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以近 20 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 5km 范围内设置 1~2个监测点。如需在一类区进行补充监测,监测点应设置在不受人为活动影响的区域。


2.D


【答案】二级评价项目,参照 7.1.1.1 和 7.1.1.2 调查本项目现有及新增污染源和拟被替代的污染源。


7.1.1.1 调查本项目不同排放方案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对于改建、护建项目还应调查本项目现有污染源。本项目污染源调查包括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其中非正常排放调查内容包括非正常工况频次、持续时间和排放量。


7.1.1.2 调查本项目所有拟被替代的污染源(如有).包括被替代污染源名称、位置、排放污染物及接放量、拟被替代时间等。


3.D


【解析】AERMOD、ADMS 及 CALPUFF 等模型可直接模拟点源、面源、线源、体源,AUSTAL2000可模拟“烟塔合一”源,EDMS/AEDT 可模拟机场源,光化学网格模型需要使用网格化污染源清单


4.C


【解析】按下面公式计算实施区域削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 k。当 k≤-20%时,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k=[`C 本项目(a)-`C 区城削减(a)]/`C 区城削减(a)×100%式中: k——预测范围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C 本项目(a)——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术平均值,μg/m2;`C 区域削减(a)——区域削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术平均值,μg/m3。


5.A


【解析】在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D


【解析】估算模型 AERSCREEN:模型所需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一般需选取评价区域近 20 年以上资料统计结果。最小风速可取0.5m/s.风速计高度取 10 m.


7.C


【解析】河流、湖泊及水库主要评价水面面积、水量、水温、径流过程、水位、水深、流速、水面宽、冲淤变化等因子


8.A




9.A


【解析】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除覆盖评价范围外,受纳水体为河流时,在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排放口上游调查范围宜不小于 500m,.受回水影响河段的上游调查范围原则上与下游调查的河段长度相等:受纳水体为湖库时,以排放口为圆心,调查半径在评价范围基础上外延20%~50%。


10.B


【解析】a)河流不利枯水条件宜采用 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或近 1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流向不定的河网地区和潮汐河段,宜采用 90%保证率流速为零时的低水位相应水量作为不利枯水水量;湖库不利枯水条件应采用近 10 年最低月平均水位或 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水位相应的蓄水量,水库也可采用死库容相应的蓄水量。其他水期的设计水量则应根据水环境影响预测需求确定。




2022一建时间表
2022造价时间表
插件代码

服务热线:400-108-0975

8:00-22:00   企业公示

山东筑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01001号-1

Copyright@ 专注高端   只为通过

    
 
 
 
 

在线咨询

Consultation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108-0975